新闻动态

“泄密事件”主角沃尔兹将离开美国社交媒体公司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2:25    点击次数:163

华盛顿五月闷热的午后,白宫西翼走廊的空调嗡嗡作响。

国家安全顾问迈克·沃尔兹的办公室里,纸箱整齐地堆放在角落。

这位曾经叱咤华盛顿政坛的重量级人物,此刻正因一次令人匪夷所思的操作失误,提前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。

三月的某个深夜,沃尔兹在加密通讯软件Signal上创建了一个机密群组。

这本该是一次例行的军事行动讨论,参与者都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核心成员。

但在添加联系人时,他的手指鬼使神差地滑向了错误的名字——《大西洋月刊》资深记者杰弗里·戈德伯格。

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失误,犹如在华盛顿政坛投下了一枚震撼弹。

戈德伯格没有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。

他不动声色地记录下所有对话内容,经过多方核实后,将美国对也门胡塞武装军事打击计划的详细讨论公之于众。

报道刊发后,华盛顿顿时陷入一片哗然。

社交媒体上,网友们戏称这是"史上最昂贵的误触"。

白宫内部为此爆发激烈争论。据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描述,沃尔兹在闭门会议上承认报道属实,但坚称这只是"技术性失误"。这种辩解让在场同僚面面相觑——五角大楼的保密条例里,从未有过"手滑免责"的条款。更讽刺的是,他们使用的Signal软件正是美国政府为防范窃听而推荐的安全通讯工具。

特朗普的反应耐人寻味。这位以"你被解雇了"闻名商界的总统,出人意料地为沃尔兹辩护:"迈克是个好人,只是需要一部反应迟钝点的手机。"但政治观察家们注意到,当沃尔兹正式提交辞呈时,白宫连象征性的挽留都没有。

这场风波暴露了美国国家安全体系的致命弱点。自911事件后,联邦政府投入巨资升级保密系统,却栽在了最基础的人为失误上。前中情局技术专家罗伯特·格雷格直言不讳:"再精密的加密算法,也防不住手指的失误。"

更令人担忧的是,高级官员们已经习惯在即时通讯软件上讨论国家机密。这种数字时代的办公方式,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国家机密的管理模式。

随着沃尔兹的离职,华盛顿的权力游戏仍在继续。但这场"误触门"的余波远未平息:国会要求全面审查涉密信息传输流程,五角大楼紧急叫停使用私人通讯软件讨论公务。硅谷的科技公司却从中嗅到商机,多家初创企业开始研发"防误触"的政企通讯系统。

当被问及对此事的看法时,戈德伯格意味深长地说:"或许他们该考虑使用固定电话。"这句看似玩笑的评论,却道出了一个严肃的命题:在智能手机普及的时代,国家机密的安全边界究竟该如何划定?



上一篇:移民不是为了离开,而是为了能更好的归来!
下一篇:6月18日宏图转债上涨0.04%,转股溢价率123.23%